摘 要:利用图形教学是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笔者发现教师利用图形教学模式来改变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同时也能对学生思维领域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所以笔者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点来讨论在教学中引进图形教学模式的方法。
关键词:图形教学;兴趣;思维
一、 引言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既取决于先天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后天培养的影响,而教育的重要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图形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图形教学最常用于数学几何教学中,通过图形的运动和改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二、 利用图形揭示概念的本质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灵活性越來越受到重视。为了符合人们的思维以及观察习惯,教学课本里面通常会教把一些几何定义以及概念换成标准的图形,作为教学的模型。比如三角形,课本里面的三角形一般都是水平放置,所以学生慢慢会养成思维定式,理解为三角形就是一种底边水平的图形。这种影响使得学生忽略一个图形的本质,为了消除这种干扰,教师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利用教材里的标准图形,到后面则应该把常规的三角形变换一下,这样方能利于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比如在角平分线段等比例这课中,教师除了介绍一种常规的图形外,还要学会变换一下图形让学生把这个知识点理解得更深入一些。
三、 利用图形变式构造范例,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学生在学习定理之后,往往由于思维的局限性对某些假命题与定理难辨真假甚至将假命题当成真命题。
例如,学生都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依据是“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学生就会误以为一个四边形中只要满足一组对边平行、另外一组对边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这就说明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不够,那么依照画图的方法构造一个反例。可以画一个等腰梯形,其中上底和下底平行,两条腰也相等,显然就不是平行四边形了。
四、 图形的变换提升思维能力
元素代替是一个有意思的创意方式。笔者给学生们展示了一张《蒙娜丽莎》图片,后面又展现了凤姐和大猩猩的图片,学生充满疑惑。此时笔者提问,能不能找到将这几种图片联系起来的方法。看到学生们没法回答,笔者把几张图片中的主人公头像进行相互替换。同学们看到后哈哈大笑。笔者让孩子们提出想法,还可以把图片中的主人公的头像换成哪些人物头像?接着,依据学生的想法,笔者把主人公头像换成了奥特曼、憨豆先生的头像。学生们在这一节课程当中的表现非常活跃,本节课程中,笔者通过列举了案例来让学生学会分析,使得学生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有所提高,也使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
元素代替的创作过程可以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学生需要综合去考虑两个图的替代关系,笔者让学生自己把生活中的图形进行创作,由于学生对这样的活动非常感兴趣,所以在检查的时候发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可以看出学生的创意水平提高了不少。
五、 图片融合——联想性和求异性的训练
笔者希望通过一些抽象的图片来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于是找了一幅很有创意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且引导学生分析。学生纷纷议论这幅图片很奇怪,笔者接着问同学们:这幅图片与他们之前所见到的图片有何不同之处?学生都说图片里面像是有两个人在洗澡,但是下面不是一个浴缸,而是一张桌子。
笔者最后总结,这幅图片不同于平时大家见到的图片,这张图片的构思和设计给人很奇特的感觉。因为在这幅图片里面作者把两种不同元素融合到了一起。因为这幅图片是把二维的空间和三维的空间融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图形。这就是双形结构的图片,通过让学生分析双形结构的图片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培养学生从二维转向三维的思维能力。讲完本节内容,笔者还要求学生也模仿这张图片创作一幅图片出来,通过交上来的作品,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创作的图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可以看到学生的思维确实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六、 总结
本文主要研究的方向是把图形教学融入到培养学生的课堂里面,通过利用图片的课程教学模式来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爱好。因为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广泛性和活跃性有很大的要求,所以教师应该学会把图片应用到教学中。在笔者的教学经验当中往往遇到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通过画出图片来给学生分析,就会变得很直观。利用图片的教学模式将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 赵合龙.图形创意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6.
.
作者简介:
李长圣,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