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非常的重要,数学注重的是思维,创造性思维代表着数学品质的上升。在信息技术飞跃发展的当下,高科技在未来的出现不在话下,那么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必须具有开拓与创新精神,本文结合初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将创新思维意识落实到课堂之上,并对出现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一、 引言
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思维的广阔、灵活与敏捷,同时它还带有一定的独创性以及不断的变通与求异性。所谓独创就是创造力的体现形式,不仅仅是看创造的结果,也要注重整个创造过程的享受,思维活动与创造态度都是一种品质体现。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人才适应未来科技的挑战,是开创性人才所需要的特有品质。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摆脱传统的教学传输形式,做到能力培养与智力开发的双向统一,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当下必须考虑的重点问题。以下就对初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二、 采用情景创设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产生与发展。建立在一定的动机基础上,获得一定的知识,智力的开发与提高都是与数学情境创设密切相关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数学情境,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情境教学就是将学生带到一定的情境中,主动去感受情境,主动去探究。教师可以进行情境创设,首先进行应用问题的创设。
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这节课的教学中,进行的情境创设如下:
在三角形中,不经意间一部分不小心沾上了颜料,只留了底边与底角,请问需要怎样才能将原等腰三角形恢复过来。学生先将残余图形画出来,边画边思考沾上颜料的那部分是怎样的。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与思维,可以通过尺量出底角的度数,再以底边为一边,做出相等的角,选出共同顶点,也可以从取底边中点开始,过中点作出垂线,结合与底角的相交点,最终得出一个三角形。不同的画法都会得到一个需要验证的三角形,而这些画法都是需要根据“判定定理”来判断是否正确,而这正是所要学的课题。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所画的三角形产生一定的疑问,到底这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呢,从而引出课题。如何去验证两个底角是相等的,以及两个腰是相等的,在问题的探讨中学生自己发现了判定定理,再引导学生进行证明,从每一个悬念开始勾起学生的思维乐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三、实验动手的教学,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中对于逻辑论证的重视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许多定理公式的运用都会考相关实验、进行观察,执行,猜想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再对结论进行论证,这是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的。
比如在《轴对称》教学中,教师通过墨水作为道具,在白纸上滴一滴,任意方向把纸对折,引导学生对当下现象进行观察,通过实验将教学内容进行落实,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保持了学生的学习乐趣。
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这节课的教学,教师给予学生提前准备的课题,准备长短不一的小棒5根,长度不一,4,7,9,12,15,采用其中三根进行三角形的搭建,关注三根小棒的长度,得出任意两边的具体关系,这就是学生手动进行实验的目的,带有趣味性带动学生的思维。
四、 注重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任何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它都有一个整体的完成阶段,是不断循环的过程,集中再发散再到集中再发散最后再集中发散就是在这样的无限循环下完成的。在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是呈扩散形式分散開来的,它将变得多元,所以一定不能把它给忽视掉。发散性思维在整个创造性思维培养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首先从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让内容更加的开放,提出的问题必须带有不确定性。必须通过信息的收集才能解决主体问题,有些问题的答案是多样的,但是它所代表的实际是在寻求答案过程中思维结构的重建。
就针对于《函数》教学,做出以下开放题二次函数的设计x=2(y+1)2与x=2y2+1对于这个二次函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概括。这是开放性思维的题目,给予学生思维更多的自由与空间,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典型的例题进行转换,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道题目,或者将同一道题目进行不同的转变,这样在不断的练习中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会得到巩固,解题能力也会有所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 结语
由此可见,对于初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相关情境来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供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在日常教学中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将智力开发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不同的层面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冬青.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若干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2] 梁卷明.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才能的途径[C].第十届全国初中数学教研会获奖论文集,2014.
作者简介:王怀益,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涟水县实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