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摘 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文化事业的不间断繁荣离不开创新,课堂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也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发展进步之灵魂。本文将以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创新教学理念为主线,浅显论述一些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创新也是课堂教学的有力推手。社会在进步,时代在更替。课堂教学也理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历史是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高中历史课程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爱国主义教育,以史为镜、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了更好、更准地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总体目标,教师必须要立足高中历史教材,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富有成效地创新。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简略论述一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 温故知新,架起新与旧的桥梁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新社会与旧社会,新时期与旧时期、新知识与旧知识貌似是彼此独立的,实则不然,新旧之间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只要教师引领学生找到了新旧之间的必然联系,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自然也会节节攀升。有鉴于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如一地引领学生温故而知新,即要让学生在了解旧社会的基础上感受新社会,回顾旧时期的基础上展望新时期,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的“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在课堂伊始,笔者引领学生复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部分内容。通过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了新中国的政治制度。
学生在教师的步步引领下,温故知新,一条连接新与旧的桥梁就在学生的脑海之中悄然架起来了。如此一来,不仅创新了高中歷史课堂的教学方式,还提升了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 纵横对比,开辟古与今的通道
历史中的古与今是相对的,如果将秦始皇的大秦帝国称之为古时候,那么汉武帝的汉朝盛世就可以称之为现如今;如果将繁荣昌盛的唐朝称之为古时候,那么闭关锁国的清朝就可以称之为现如今。基于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整体把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采取对比教学法,对比盛世之繁荣景象与乱世之没落萧条等,并据此开辟一条连接古与今的通道。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笔者向学生详细讲解了“内阁制度的由来及演变”。通过笔者的讲解,学生明白了明朝内阁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紧接着,笔者又引领学生进行了纵向对比,即用明清的君主专制和汉朝的君主专制制度做对比,借此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
学生在教师的层层点拨下,纵横对比,一条连接古与今的通道就在学生的脑海之中成功开辟了。如此一来,高中历史教学就呈现出来一种纵横交错,立体式的结构,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三、 借助媒体,搭建教与学的平台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两个方面。让学生高效地学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让教师有效地教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有效地教是高效地学之必要前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教育推至了教育信息化时代,异彩纷呈的教学辅助媒体纷至沓来。教师可以在牢牢立足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本着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之目的,巧妙借助先进的媒体辅助手段,搭建教与学的平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笔者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整理了一些有关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视频资料。紧接着,笔者又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利用这些视频资料制作了几段微课视频。笔者在课前将这些微课视频分享到了班级网络空间中,并要求学生利用这些微课视频预习相关内容。微课视频的运用不仅提升了学生预习的实效性,还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先进的教学媒体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巧妙利用,不仅能够为高中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还可以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师要在深入挖掘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找准了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引领学生温故知新,帮助学生架起了一座连接新旧知识的全新桥梁;高中历史教师要在整体把握教材大纲的前提下,对比古今朝代之间的异同之处,通过引领学生纵横对比,帮助学生开辟一条沟通古今朝代的全新通道;高中历史教师要在牢牢立足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巧妙借助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全新平台。
简言之,高中历史教师要通过架设新桥梁、开辟新通道以及搭建新平台创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而提升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宋敏.试论高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J].长江丛刊,2017(3):215-215.
[2] 岳德亮.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例谈[J].中华少年,2017(26):58-58.
作者简介:
李彬,四川省乐山市,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中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