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考试周刊

“互联网+”背景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构建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构建探讨

摘 要:社区居家养老具备家庭养老以及社区机构养老的双重优势,这为我国养老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将社区居家养老同“互联网+”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提升居家养老质量,为老年人群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本文简要概述传统居家养老存在的缺陷,分析“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构建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构建

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使得我国居民养老形式日益严峻。社区居家养老作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养老难问题,但是传统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在实际中仍旧存在诸多的问题,这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升不利。而近几年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则为社区养老模式的优化提供重要帮助,依托“互联网+”改革优化传统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可以以社区为基础,搭建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为老年人群提供护理看护、健康管理、康复照料等一系列人性化服务,大大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一、 传统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 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服务便捷性及灵活性差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整合家庭与社区双重资源,通过提供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养老服務,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然而从实际的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来看,老年人想要获得养老服务,首先需要向社区居委会或者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提出申请,然后由上述两个部门派人上门提供服务,护工返回后做好服务备案。这种流程化的缺陷在于老年人本身提出的服务需求可能无法照顾到自己的实际情况,这样可能是服务的针对性降低。同时获得服务批准后,护工也往往不能及时上门,可能护工此时正在照料其他老年人,这样使得老年人的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老年人自我需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存在信息交流障碍,这就会造成养老服务的便捷性及灵活性下降。

(二) 养老服务范围窄,精神关爱缺失

传统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无论是经专业培训的养老服务人员还是社区日托中心的上门服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多集中在物质层面,比如为老年人送餐、洗衣、拖地等,缺乏心理治疗、精神慰藉等精神需求方面的护理。此外,传统社区护理往往采取账簿式记录的方式对老年人的身体及精神状况进行记录,每一名护工护理后也只是查看护理记录对即将服务的老年人进行服务,这样在换了一个护工后,老年人常常需要再次将自己的情况叙述给互动,这不仅增加护工工作难度,而且还给老年人带来诸多不便。

(三) 养老服务质量难以衡量,管理效率低下

养老服务作为一种特殊服务类型,享有质量保证。传统社区居家养老中,养老服务质量的衡量方法主要为:老年人向社区提出服务要求,社区指派护工上门服务,护工返回社区备案记录,最后老年人对护工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价及反馈。这种质量衡量方法主观性较大,不利于考核护工的服务水平、培训及激励,使得社区护工人员的个人素质难以提升,社区养老机构管理效率低下。

二、 “互联网+”为社区居家养老带来新的机遇

“互联网+”主要是指互联网+传统行业,但是两者并非简单的相加,而是将互联网同传统行业深入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社区居家养老中,引入互联网,可以借助互联网信息存储、信息交换以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突出优势,为老年人群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安全管控、健康管理、精神关爱等多个方面的个性化服务,同时还能够优化养老资源配置,提高管理质量,进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一)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有助于养老服务供需匹配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引入互联网可实现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借助互联网可对社区老年人的基本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同时利用互联网建立一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子系统,该系统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各项服务选项,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子系统发出自己的服务需求,然后发送给社区服务部门,实现服务的精准化,同时给老年人带去更大的方便。利用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消除传统服务模式中老年人自我需求与养老服务供给之间的沟通障碍,解决社区居家养老供需不匹配情况。

(二)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提供专业化、智能化的老服务

将互联网+与传统社区养老服务结合,可以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网络信息服务。老年人可以借助互联网获得网络订餐、家政预约、商品代购、健康咨询等服务,这样大大提升了生活便捷性。同时还可以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利用传感器对老年人进行检测,一旦老年人出现摔到、突发疾病昏厥等,传感器可以立即报警通知家属或者约定的医护人员,以保证老年人得到及时的治疗。此外,借助传感器还能够持续监测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状态,这样不同面孔的护工上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时,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询问患者的情况,而是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提前了解老年人的情况,这样为护工及老年人都省去不必要的麻烦。

(三)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可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及管理效率

社区居家养老中,引入“互联网+”,可借助信息技术搭建老年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走访调查将老年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服务需求录入到系统中,形成完善的数据库,将老年人服务需求同养老服务供需进行对接,通过针对性的服务及有效资源配置,提高养老服务效率及社区养老机构管理质量。同时,在信息平台中还可以通过设置评价与反馈模块,使得老年人能够及时将服务质量评价及反馈反应给社区相关机构,这样可使机构及时对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对服务人员进行考核及监督,同时考核的结果与服务人员的薪酬挂钩,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激励服务人员不断提高自我服务质量。

三、 “互联网+”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构建

(一) 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搭建

1. 基础数据类系统建设

基础数据类平台主要以大数据为核心,内容主要包含老年人基本信息、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信息、养老产品企业基本信息等,基础数据库由政府规划,同时由规划人员与企业共同完成软件开发。基础数据库的建立以社区为单位,建成后安排志愿者、居委会工作人员进到各户进行走访,将社区老年人及家属相关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endprint

2. 养老服务供给方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养老服务供给方管理系统融合家政、医疗保健、护理、情感陪护等各种类型的养老服务机构,同时还包括各种养老装备、设施及辅具的制造与销售商。信息管理系统包含企业注册、产品发布、项目管理、广告宣传等功能,所有参与养老服务的机构及企业都可以在系统中注册,注册成功后可以发布产品的基本信息,以激发企业的生产与创新护理。同时管理系统还具备信息展示平台,这样可以促进不同机构及企业间的交流。

3. 养老服务应用系统建设

为了让社区与相关养老服务机构医疗保健、家政、紧急救援等服务提供给老年人,需建立养老服务应用系统,系统与医院及社区卫生机构信息网站对接,使得老年人及其家属可以通过应用系统实现预约挂号、健康咨询等。同时应用系统还涵盖基本生活服务,通过与社区超市、饭店、家政公司对接,为老年人提供家庭卫生清洁、生物物品采购及饮食需求,实现个性化服务定制。

4. 多方式服务支撑环境

多方式服务支撑环境主要是可以提供虚拟现实交互终端、平板、智能手机、语音指令终端等所终端设备服务环境,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二) 全方位网络监管体系搭建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模式,需要网络监管作为支撑。政府作为“互联网+”背景下社區居家养老模式的主导,需要制定操作性强的监管制度,设计合理的养老服务供给方考核评价体系、养老服务机构达标标准、居家养老服务员工守则等。同时政府还应与工商、质检等部门协同,形成官方监管平台,对养老服务提供商、养老产品制造商、产品销售商进行全方位监管。参与到养老服务的企业,监管过程需激发企业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软件开发上需要网络开发企业在开发前就设立意见投诉反馈功能,使得老年人或者家属下载软件后,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与缺陷可以及时反馈,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强自我监管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中的程序合理性、验收合理性、服务效果合理性,需要社会组织这个第三方监督提供帮助。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合力,搭建全方位的网络监管体系。

四、 结语

总之,“互联网+”为社区居家养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实际构建中,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使得“互联网+”背景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及时、便捷、全方位的养老服务,进而促进我国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谷岩.“互联网+”养老看护管理模式探讨[J].现代商业,2016,12(08):180-181.

[2] 曹力,马丽丽,汤少梁,陈娜.“互联网+”背景下居家养老的发展方向及创新模式研究[J].海南医学,2016,27(06):861-863.

[3] 黄景旺.浅谈“互联网+”养老模式的发展[J].当代经济,2016,5(21):18-19.

[4] 常红林.“互联网+”背景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构建[J].新闻研究导刊,2016,7(23):18-19+27.

[5] 何艳玲.分享经济下“互联网+家庭式”共享养老模式[J].中外企业家,2016,14(32):221-223.

作者简介:

李晓红,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学院。endprint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711334.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