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追求生活的质量上越来越高。电影成为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高级艺术,展望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其中最特别的两个时期分别是:1. 八十年代开始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2. 九十年代后,以贾樟柯、陆川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为了中国电影在世界影坛的崛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此我们通过对两代电影人的研究和探索,推进中国电影在世界发展的脚步。
关键词:中国电影艺术;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陈凯歌;贾樟柯
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电影是一种将光影关系表现得最高深莫测的现代艺术发明。电影从视点的解放开始渐渐的被称之为独立的艺术,因此,电影也被称为视点的艺术。电影可以表现一切事物,这是其他艺术都没法表现的,它能够通过最直接艺术手段来传达到观众眼中。虽然现在在国际舞台的中国电影已经开始渐渐的发展起来了,可是对于我们推进中国电影事业的接班人而言,未来依然需要我们的努力。
纵观中国过去,中国电影可以分两个阶段来看,前期阶段:一、以主流意识形态为主的第三代艺术创作。二、萌发自我风格并向传统妥协的第四代改良者。后期阶段:三、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各种艺术激流大涌进的第五代探索者。四、注重边缘角落深刻反映自我意识的第六代创新者。下面就中国电影的后期阶段来进行不同方面的研究。
一、 不同时代背景创造出不同的电影题材
第五代导演指以北京电影学院82届毕业生为主体的一代电影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姜文等。这批导演在年少时期卷入了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漩涡中,深刻体会出动荡社会里中下层人民的酸甜苦辣。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的迸发,积累了关于电影艺术的专业知识和训练,带着崇高的理想和自主创新的前进意识走向影坛。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他们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来研究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民族心理的结构。“第五代导演”的电影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在选材、叙事、镜头运用、刻画人物、画面处理等方面,都不同于任何时代的导演。
第六代导演指2000年后闪现在影坛的一批新青年电影导演,如贾樟柯、陆川、管虎、张元等。他们大部分出生在60年代,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或中央戏剧学院。“第六代电影”主要视角关注在一些都市边缘的人群,整体氛围具有“冷灰色调”,具体内容主要放大了当代城市青年混乱的情感纠葛和对迷茫人生的思考。为了传达个体人生的不同生活体验,他们的影片多采用细节描写和俚语式的脏话来突出现实和社会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去表现普通人的真实情境,记录平凡者不为人知的故事。
二、 不同的阅历体验造就不同的电影风格
在新的文化语境中,第五代影片也以强烈的主体意识和探求渴望去表现复杂的历史现实,对社会发展的深层思考采用哲学化的思辨方式,更加突出陈腐的传统观念对中国人精神气质的影响,第五代影片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情感。作为一个新社会时期文化交流的代表者,他们执著于民族振兴伟大理想,深切剖析传统文化,热烈的呼唤现代青年的人生追求,他们带领着新一代的民族青年走向未来。正如陈凯歌在拍摄《黄土地》时谈到:“我在《黄土地》里反复要告诉观众的是,我们的民族不能再那样生存下去了!当民族振兴的时代开始来到的时候,我们希望一切从头开始,希望从受伤的地方生长出足以振奋整个民族精神的思想来。”
“第五代”影片关注中国乡土的发展和成长,同情社会底层人物,从他们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民族的深切热爱和忧患意识,也体现出了对未来积极的肯定和向往。他们在影片中设置代表未来的时间意向,像《黄土地》中的憨憨,《孩子王》中的王福,《红高粱》中见证民族存亡体会了血亲分离而长大成人的豆官,都是这样一些代表了未来,寄托了导演的理想的意向和符号。
第六代导演多是在改革开放前出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接受了学院派的专业教育。他们生活在社会转型时期,他们切身体会了在转型过程中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他们不仅是传递文学符号的聚合体,更重要的是由一个背负着民族希望的先锋者和领路人。他们主要关注“灰色人生”的边缘化人群。主体形象大多是平民和社会边缘人的形象,例如自我个性十分强烈的艺术家、摇滚乐手,或是都市生活中微不足道的打工者、农民,甚至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小偷、乞丐、妓女等等。
时代转型不仅带给他们精神上的创伤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加生动的社会写照。另外,第六代导演的作品突出自我意识,更加关注人性的孤独与焦虑,如贾樟柯的《小武》、《小山回家》、《站台》等都试图“以老老实实的态度来记录这个年代变化的影像,反映当下氛围”。他的影片以最为朴素平实的方式来唤起了人们对家乡对边缘生命的同情与悲悯。他的作品强调纪实化结构化,强调反映中国底层社会人物的细节描写和情感熏陶,更加凸显了电影的记录本性,歌颂了导演的人道主义情怀。
三、 不同的文化素养造就不同的创作意识
“第五代導演”丰富而广阔的生活阅历,无疑成为其鲜明艺术风格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他们最富有创造意识的青春期大多在工厂和农村度过的,他们还没有从学校毕业,就进入到社会体验现实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因此他们的文化知识更多是通过自己的广泛阅读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获得,也成为了其联系底层社会更加紧密的纽带。他们对生活广度的认识,对生活艰辛的感受,对苦难的认同,都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正是一个病态的时代,造就了他们揭露现实反映真实社会救赎民族的宏大目标。
“第六代导演”不仅完成了专业化的系统学习,还接触了文学、绘画等别的艺术形式,他们在新经济时代发展,联系了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灵感,他们虽然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然而对生命的体验却大为深刻,他们在生命之轴上不断掘进,细致探索生命的深度。他们并不认同“苦难成就艺术”的人生阅历,并公开表示自己的不以为然,在他们的“苦难”与“经历”面前,又有着非比寻常的理解,他们把一切事情都看得很淡然,也在自己的影片中讨论着生命哲学的问题,在自然的生老病死背后挖掘和展现生命之中暗藏着进步的力量。
简而言之,两代导演的作品都各具风格,他们在中国电影史上做出的贡献促进了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他们创造了中国电影的新一代辉煌,更完成了中国电影人几十年的宿愿,实现了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同步接轨。
参考文献:
[1]张瑶均.论电影艺术的美学本性[J].
[2]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J].
[3]陈旭光.电影文化之维[J].
[4]颜纯钧.与电影共舞[J].
[5]王静贤.电影文学[J].
作者简介:乔丽君,吉林省长春市,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