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实践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结合的德育教育机制能够促进德育教育作用的发挥,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从新时期“互联网+”背景入手,对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活动机制构建和实践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小学德育工作的优化提供相应的理论参照。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教育;德育机制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联动的德育教育工作机制是保障小学阶段德育工作质量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思想的社会背景下,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认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联动的德育教育工作机制的重要性,并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联动教育机制作用的发挥,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优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 当前学校、家庭和社会结合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长时间的小学教育发展历程中,教育人员初步认识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德育工作之间的联系,并且能够积极探索三者的有机融合,促进德育工作的创新开展。但是纵观当前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现状,发现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和谐之处,对德育工作的稳步推进产生了一定的限制性影响,不利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健康成长。如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滞后性,无法使用社会德育工作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需求;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不足,难以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的作用;社会德育工作呈现出无力化发展状态,无法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引导。可见,现阶段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德育工作之间的不和谐情况已经开始对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产生严重的限制性影响,甚至制约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小学生的德育工作需求和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积极尝试引入先进的技术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夯实基础。
二、 “互联网+”背景下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互动机制构建与实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互联网和传统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进而逐步构建小学阶段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互动机制,辅助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全面优化开展,为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来说,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互动机制的构建和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入分析。
(一) 借助信息化手段对数字化德育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开发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极大促进了教育领域的变革,因此在学校尝试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德育教育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促使学校所开展德育工作能够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家庭以及社会上广泛传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互动机制,产生较强的影响力,促进德育工作的全面贯彻落实。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在校园网站上开辟专门用于德育教育的信息化平台,并在其中适当的分享德育工作内容,主要内容涉及艺术教育、思想教育、劳动教育、体育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向学生展示充足的德育工作电子资源,在保证学校德育工作质量的同时也使学生家长和社会相关组织可以从平台上获取德育资源,辅助家庭德育工作和社会德育工作的开展,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互动机制的作用下争取取得理想的德育工作成效。
(二) 巧妙利用微信公众号搭建数字化德育平台
在探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互动机制的过程中,应该明确认识到学校德育工作是核心,所以为了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学校也可以巧妙使用微信公众号搭建数字化的德育平台,将德育教育内容向家庭和社会延伸。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学校在完成微信公众号的创设后,要求学生家长关注公众号,并且每天定时发布学校德育新闻、社会德育相关事件等,对学生家长实施相应的德育指导,促进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学生实施德育指导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同时,通过宣传微信号,微信公众号的受众能够向家长外的社会群体延伸,这样也能促使社会上一些人参与到学生德育工作中,对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互动机制的构建和实践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加快学校德育工作进程,推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良好培养。
(三) 合理利用移动终端,组建微信、QQ群,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互动
要想真正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互动机制,促进三结合德育教育的全面落实,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校还需要注意对移动终端的开发与利用,利用移动终端信息传递功能,将学校中德育工作以及所组织开展的德育活动、活动反思等向家庭和社会范围传播,形成较大的辐射范围,对德育工作的影响力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学校可以利用现在家长及教师都普遍在用的手机终端,巧妙组建微信、QQ群,为学校和学生家长创建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在将德育教育向家庭和社会延伸的同时,也能够将家庭信息和社会信息有效地反馈到平台上,使学校教师更好的把握德育工作。在具体组织实践中,學校教师将本班级学生、学生家长组织到微信、QQ群中,将学校德育工作的信息分享给学生和学生家长,也保证学生家长在实施家庭德育教育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及时向学校反馈,得到学校教师的指导。同时,学校也可以将一个年级的学生家长集中到大群中,分享社会上有关德育工作的信息,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指导家长如何对学生实施家庭教育等。这样就能够全面增强德育工作的互动性和有效性,切实提升德育工作质量。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互联网+”社会背景下,小学阶段教育工作者在积极探索教育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借助互联网技术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联动的德育教育工作机制的构建,希望能够实现学校德育工作、家庭德育工作以及社会德育工作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韩伟东.浅谈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小学德育教育[J].神州旬刊,2013(36):148-148.
[2]万小平.新课程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2(16):54-54.
[3]傅巧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德育模式[J].山东青年,2012(12):22.
[4]赵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做好学校德育工作[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3):38.
作者简介:梁振宇,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梧州市龙圩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