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区域游戏情境化能满足小班幼儿情感、交往、模仿、表达与表现等方面的需求,使幼儿在生活化的区域游戏情境中,在与情境化的材料相互作用中,在与教师和同伴的游戏互动中获得新的经验和情感体验。
关键词:小班;区域游戏;情境化;策略
区域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它将教育目标渗透于其中,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最佳的手段,也是对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情境化是指以教师创设的“境”,激发、带动幼儿的“情”,以情感做纽带,把幼儿内心的情感唤醒,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本文就来谈谈小班区域游戏情境化的一些实施策略。
(一) 创设生活情境让区域游戏回归生活
1. 情境创设源于幼儿生活
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容易受到外界事物和周边环境的影响。一个自然逼真的、与他们生活有关的、能再现生活情境的区域游戏情境,能让每个幼儿的个性在游戏中得以不加掩饰的张扬,使他们在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反映和积累生活经验。
例如,在创设夏天主题“洗澡泡泡多”的区域情境时,根据生活中的真实情况,创设了宝宝洗澡的情景,提供了洗澡用沐浴露、毛巾、香皂、洗澡盆等幼儿感到熟悉和亲切的物品,使幼儿如同在自己的家里一样放松自如。
2. 游戏材料再现生活情境
材料是引发幼儿游戏的关键,因此材料情境化能够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新《纲要》强调教材内容来源于生活,又服务、回归于生活。因此,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合作者、支持者,应及时提供贴近幼儿生活、贴近幼儿实际的游戏材料,使幼儿在游戏中再现自己的生活经验,在与教师和同伴的游戏互动中获得新的经验和情感体验。
例如,在娃娃家里提供了爸爸、妈妈、宝宝三个娃娃,以及不同大小的碗筷、衣服、鞋子等物品,让幼儿根据不同的特征、大小等分别送给爸爸、妈妈和宝宝,从而获得了有关比较事物的异同(如大小、颜色等)进行分类的能力,也积累了生活的经验。
(二) 创设角色情境让区域游戏更有趣
1. 角色扮演激起参与兴趣
小班幼儿具有喜欢模仿、扮演角色的特点,一个幼儿最熟悉、最感兴趣的角色能让他(她)很快投入到游戏中,不仅能保持较长的时间,而且能使幼儿全神贯注于所玩的游戏。
例如,结合《动物花花衣》主题,模拟创设了一个“动物乐园”的情境化环境,让幼儿扮演“动物饲养员”角色,根据小动物不同的习性或一定的要求喂给它们不同的食物,如给大熊猫喂竹子、给喜欢三角形的小兔喂三角形的饼干等等。同时还引导动物饲养员们去幫助遇到困难的小动物,如“帮小动物找家”,根据小动物身上的点子数找相对应的数字门牌号,再根据该动物的生活习性送动物喜欢的食物等。
2. 游戏情节激发参与兴趣
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尤为突出,他们喜欢摆弄形象、有趣、丰富的各种操作材料。在区域游戏中为他们提供操作性强、具有情境性的游戏材料,让不同的游戏材料构成一个连贯的游戏情节,诱发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主动性,激发游戏兴趣,从而体验游戏的快乐。例如,在夏天主题区域里,开设凉帽、凉鞋铺,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喜欢的凉帽、凉鞋,做好后幼儿戴戴、穿穿,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
(三) 创设互动情境让区域游戏更精彩
1. 以角色身份介入游戏
小班幼儿喜欢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区域游戏,把自己在区域游戏中的活动想象为在现实情境中的活动,把自己当成情境中的人物。这就需要教师成为一个富有童心、能以平等的身份和幼儿一起游戏的大孩子,以游戏角色的身份介入到幼儿的游戏中,并通过自身的交往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协助幼儿打开思路,拓展游戏。
2. 以生动语言指导游戏
小班幼儿理解语意的能力差,教师在指导游戏的过程中应突出直观性、趣味性。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富有趣味的语言去启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例如,在区域游戏“西瓜真甜啊”中,幼儿很快根据标记找到西瓜生长的地方后,接下来不知该做什么。此时,对孩子说:“哎呀,天气真热,大家都很渴,怎么办呀?”幼儿马上想到把西瓜切开来给大家,幼儿会根据盘子上的数字或点子装对应数量的西瓜给别人分享,既有数量的匹配,又有情感的交流。
3. 以情境再现评价游戏
游戏结束时,让幼儿以照片、视频的方式再现游戏中的情境来进行评价,对幼儿在游戏中的新玩法、想法和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梳理、讨论,形成正确的经验,共同分享。成功的游戏评价能够引导幼儿对游戏中的各种体验、感受进行梳理、整理,帮助幼儿分享并形成正确的经验,以便提高下一次游戏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会敏,季燕.幼儿园区域活动概念辨析[J].山东教育,2006(2):50-51.
[2]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情境化探究[J].溧水教育,2008,1.
[3]吴彩萍.幼儿园区域游戏情境化的思考与实践[EB/OL].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作者简介:张云,江苏省淮安市,西宋集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