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董胜男 周丽洁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技术的快速革新,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大学生人群之中,手机给他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少的隐患。过度沉迷于手机如同网络成瘾,手机依赖症的产生,伴随着各种生理心理状态的出现,其中抑郁尤其值得关注。通过手机依赖量表与贝克的抑郁自评量表对135名1~4年级的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性别与手机依赖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3(P<0.05),女生的手机依赖程度高于男生;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失控性与大学生抑郁倾向相关,大学生手机依赖失控性越大可能产生抑郁的程度越高。
关键词:手机依赖 抑郁倾向 失控性 逃避性
目前,手机依赖在大学生人群中成为普遍现象。闰兆秀等人[1]的研究发现,手机依赖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43.3%的学生曾因为发过多短信,导致手指酸软不灵活;甚至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社交恐惧症、自闭、孤独症等。因此,为了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手机依赖的问题应该高度重视,并且对其干预势在必行。
在大学生群体中抑郁情绪已成为了一种较普遍的消极状态。大学生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导致类似学习能力降低、孤独感增加、回避社会等情况的产生,甚至会出现自残以及自杀行为。大学生抑郁在学界一直是被讨论的热点问题,大学生的抑郁问题值得研究。那么手机依赖与抑郁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在手机依赖中是什么因素导致抑郁的产生、加重,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随机抽样法对某些高校1~4年级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135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30份,有效率96.3%,其中男生38人,女生92人。
1.2 研究方法以及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用SPSS 17.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且用SPSS 17.0软件进行t检验、线性相关性分析以及线性回归分析。
针对手机依赖状况,采用Leung等编制的手机依赖量表,这个量表共包括17个项目,包括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和低效性4个因子,该评分表采取5级评分,得分越高,则手机依赖程度越高。针对抑郁状况,采用美国的心理学家贝克设计的一个抑郁自评量表,此量表包含21组,每组是4句陈述,且对应一定的等级分,总分数越高,表示抑郁倾向就越严重。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
通过t检验,逃避性因素t=-2.710,P=0.00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生的性别与手机依赖的逃避性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中女生的逃避性因素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手机依赖总分P=0.03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生的性别与手机依赖存在显著性差异。t=-2.182,大学生中女生的手机依赖总分显著高于男生,所以在大学生人群中女生的手机依赖程度高于男生。其他变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2.2 相关性分析以及线性回归分析
通过检验大学生抑郁状况与手机依赖失控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12,证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失控性与大学生抑郁倾向总分呈显著相关关系。手机依赖中失控性得分越高,大学生抑郁状况越高。
研究分别以大学生抑郁倾向总分为因变量,以手机依赖4个因素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以探讨大学生抑郁状况与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以手机依赖4个因素为自变量时,失控性进入回归模型(F=6.770,P=0.012),方程Y=3.802+0.639X,可以解释大学生抑郁倾向总分总变异量的9%。结果表明,手机依赖的失控性对大学生抑郁倾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3 讨论
3.1 不同性别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
对不同性别与手机依赖的4个因素、手机依赖总分进行t检验得出,逃避性P=0.009;手机依赖总分P=0.033;大学生的性别与逃避性和手机依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学生女生的手机依赖程度高于男生。即在大学生人群之中,女生更容易患手机依赖症。
王素芬等学者则从性别视角探讨[2],发现女性手机依赖高于男性是由于大多数的女性情感认知偏于感性,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即她们对事情的认知较为敏感,感知能力敏锐,体验到的孤独感要高于男性。女性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加缺乏安全感,所以她们更倾向于使用虚拟网络向外界寻求情感的宣泄,进而表现出更高的手机依赖。女生手机依赖高于男生,是由于手机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它可以满足个体沟通以及人们社交需要的基本需求,且追求刺激的女生较少,大多数的女生仅仅通过手机就能建立和维持社交关系。女性自身的情感比男性更加敏感;手机所带的多种功能,较男性而言它更能满足女性需求,这些原因导致手机依赖女性高于男性。
3.2 大学生抑郁状况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通过相关性分析,手机依赖的失控性与大学生抑郁状况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手机依赖失控性严重,则在心理上更容易抑郁;反之,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手机依赖的失控性,来减轻抑郁的程度。
美国心理健康协会曾公开过女性患抑郁症人数为男性两倍的结论,这表明女性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即女性的抑郁情况高于男性。在前面的调查中,有很多实例显示了女性的手机依赖也高于男性,而且其原因与女性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一定特殊性有关。刁莲娜等人[3]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生活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其抑郁的原因与造成手机依赖的原因相似,且在大学生群体中,患手机依赖的人,也伴随着抑郁情绪的出现。抑郁是通过手机为媒介造成的,过渡沉迷于手机,容易产生失控性,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认知怪圈”,产生“下意识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容易产生抑郁。手机依赖的失控性易导致大学生抑郁的产生。
參考文献
[1] 闰兆秀.浅析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J].经济与社会科学研究,2016(8):439.
[2] 王素芬,丁全忠.大学生对孤独的认知及应对策略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32(1):48-51.
[3] 刁莲娜,陈心楠,何璐伶.大学生抑郁情绪差异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110-111.
[4] 董海军,杨荣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需求的实证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14(4):78-80.
[5] 黄海,周春燕.大学生网络和手机依赖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 [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654-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