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辞书研究

成语、典故流变问题说略

成语、典故流变问题说略

陈汝法

摘要汉语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成语、典故更是瑰宝。成语、典故在语言历史长河中,从诞生到不断流变,显示出了表情达意的强大生命力,其流变形态丰富多彩,凸显了其简洁明晰、丰富生动、含蓄幽默的表達能量。因此,我们务必探究其深层意蕴,正确、规范地运用它们。

关键词成语典故流变形态表情达意活力

笔者曾撰写过一篇名为《成语引源问题说略》的文章(《辞书研究》1981年第4期)。

拙撰阐发成语引源问题时,是不分成语和典故的,因为我始终认为要严格界定成语和典故实不容易。对成语和典故的区别或者说界定的讨论可以说连篇累牍,说法也五花八门。我们似乎会发现各种“成语词典”“典故词典”的收录标准和有关典故、成语界定的论著皆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成语和典故之间也确实存在难以区分的实际情况。拙撰旨在厘清成语或典故源头(我称之为“意形源”→“雏形源”→“定形源”的脉络形态),并未涉及成语和典故的界定。现在想探讨成语和典故的流变问题,也不准备对成语和典故进行界定。

一、 说流变

语言的功能在于运用最简洁明晰、最丰富生动的语词来表情达意,“成语”“典故”当然是首选,因为似乎可以说它们是先人智慧结晶的结晶。汉语中“成语”“典故”数量之多确实使汉语优秀的表现力如虎添翼。成语、典故历经流变,更富有表现力。如“以蠡测海”这个成语,为汉代东方朔首用:

东方朔《答客难》: 子何疑于我哉?若夫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筦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我们说其“首用”,是因为他在文章中分明写着“语曰”,可见此“语”早就在先秦两汉时期的语言交际中活跃了。东方朔只是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写在《答客难》中,三个成语典故仅仅十二个字,却包容了丰富的内容,生动风趣。如果转换成其他语种,比如英语,这“以筦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要说成“look at the sky through a tube”“measure the sea with a shell”“bump the bell with a stalk”。这不仅冗长不简洁,而且把三个成语所包含的丰富生动、含蓄幽默的深刻内涵几乎丢失殆尽了。我们再来看看曹操是如何运用“以蠡测海”这个成语的:

曹操《与王修书》: 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副,过人甚远。孤以心知君,至深至熟,……孤之精诚,足以达君;君之察孤,足以不疑。但恐旁人浅见,以蠡测海,为蛇画足,将言前后百选,辄不用之,而使此君沉滞冶官。……孤惧有此空声冒实,淫蛙乱耳。假有斯事,亦庶钟期不失听也……

曹操在这封书信中,掏肺腑之言,抒衷心之志。他借用了“以蠡测海”等数个比喻和“钟期”的典故,简洁鲜明、丰富生动而又含蓄幽默。现在看来,这段话衍生出了多个“成语”“典故”。以“以蠡测海”来说,曹操的使用仅仅是表情达意的一种修辞手段,但经历几千年的历史洗礼,“以蠡测海”产生了流变,其形态有“以蠡挹海”“以蠡酌海”“持蠡测海”“蠡测海”“蠡测”“测蠡”“蠡海”,等等,都是用来喻指以浅见揣度的。曹操当时指的是“旁人”即别人,后来经过流变,大多作为谦词用了,在表情达意上可以说起了质的变化。但是,《汉语大词典》第一版却漏收了“测蠡”和“蠡海”两个词,令人遗憾。那么,是不是这两个词目是单个书例或者说是孤证呢?先看“测蠡”的语料:

明胡应麟《寄赵相国一百韵》: 朱陈新阀阅,秦晋旧襟缡。紫极庸窥豹,沧溟漫测蠡。

清彭孙遹《进两朝国史表》: 臣等袜线才微,巾箱学浅。测蠡窥管,徒仰企于高深;载笔记言,但勉遵于指授。

两条书证都是“以蠡测海”这个成语的流变形态,均为自谦之词,作者根据自己诗文的意旨,将“以蠡测海”改成“测蠡”,使诗文更具感染力。

胡应麟以“窥豹”和“测蠡”对偶,既简洁明晰又丰富生动,含蓄幽默地凸显了自谦之意蕴。彭孙遹先以“袜线”修饰才微,继以“巾箱”形容学浅,然后进一步以对偶的四六句来表情达意,“测蠡”与“窥管”连用,自谦之意溢于言表,其笔墨简洁鲜明、内涵含蓄丰富。“以蠡测海”的流变十分自然地呈现出来。

再说“蠡海”。它同“测蠡”一样,是“以蠡测海”流变的省缩形态,在唐代以后使用频率很高,并与“管天”“瓮天”“醯天”偶配而形成新的成语、典故,今录数条如下:

宋唐士耻《遇仙赋代寿楼教》: 礼、乐、诗、书,四达而不悖,又何俟暖乎孔席;此其既往之事,未丝毫乎千亿。邈前途之宏远,非蠡海之可测。

明黄淮《承友人和余二诗次韵答之》: 金兰久已敦交好,坚白何须论异同。愧我学如蠡海测,羡君文似锦机工。

明胡应麟《与王长公第一书》: 不佞跧伏穷乡,微吟土窟,虽甕天蠡海,无异醯鸡实于词坛。

上述书证可以充分地说明,成语也好,典故也好,它们都在不断地流变。其流变的形态有两字的、三字的、四字的或四字以上的;其结构也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例如黄淮诗句“愧我学如蠡海测,羡君文似锦机工”,以“蠡海”“锦机”为比喻形成对偶句,凸显了“愧”和“羡”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现了成语、典故流变形态的表情达意能量。一言以蔽之,我们要着力探讨成语、典故在历史长河流变过程中所焕发出来的生命活力。

二、 说流变形态

现在我们不妨深入阐发一下成语、典故的各种流变形态及其表情达意的功能和活力。成语、典故的“源”形态和“流变”形态不仅有它们的凝固性和规范性,而且从语言表达的实际需要出发也有丰富多彩的可调整性和灵活性。

一是摄意形态。比如“闻鸡起舞”,源于《晋书·刘琨传》和《晋书·祖逖传》,是根据《晋书》有关刘琨和祖逖的记载,摄取其意概括出来的:

《晋书·祖逖传》: 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逖、琨并有英气……

在“闻鸡起舞”的流變中,有“闻鸡夜舞”“闻鸡舞”“闻鸡”“闻鸡相蹴”“闻鸡半夜”“闻鸡约”“听鸡”“壮志闻鸡”“祖生鸡”等近三十个流变形态,多比喻及时奋发。我们特别要说的是下面三条书证:

唐杜甫《伤春》诗: 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

宋陆游《松骥行》诗: 闭门高卧身欲老,闻鸡相蹴涕数行。

清丘逢甲《广州晤刘葆贞编修》诗: 与君欲作闻鸡舞,夜半寒涛撼虎门。

杜甫诗的“中夜舞”与“《大风歌》”,把刘琨、祖逖的“闻鸡起舞”和刘邦的《大风歌》对偶映衬,充分表现了他们奋发的英雄豪气!陆游则以“闭门高卧”和“闻鸡相蹴”来凸显出诗人晚年虽老骥伏枥但仍然壮志凌云,想要像刘琨、祖逖一样“闻鸡起舞”奋起。丘逢甲是晚清著名的爱国人士,他灵活地运用了“闻鸡舞”这个成语和“撼虎门”这个人们都熟知的史实,充分地表达了爱国主义激情。

二是缩合形态。这是指成语典故的词或语素分散在其源的文字中,要经过缩合才固定成形。比如“耳闻目见”,刘向《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后“耳闻”和“目见”缩合成“耳闻目见”,亦作“耳闻目睹”。还有个成语“耳濡目染”与耳目有关。这个成语较为晚出,源于韩愈《唐故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唐以后使用频率颇高,流变形态亦不少。我们特别注意到它的缩合形态“濡染”和“染濡”。“濡”和“染”据《说文》《集韵》《广韵》《广雅》等都有“染色”“渍”等义,实际上是两个同义复词,在先秦“染”和“濡”多以单字运用,至唐宋“染濡”和“濡染”复合成词,《汉语大词典》第一版“染濡”“濡染”均立目,不过把“染濡”作为单义项词处理,释文云:

染濡染笔润纸。指作诗、写字、绘画等。(下引书证为宋苏轼诗和元柳贯诗两条)。

其实,将“染濡”作为单义项词处理是不符合语言实际的。一方面可能是当时编纂者手头缺乏语言资料,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编纂者没有深谙“染濡”就是“耳濡目染”的流变形态,故而误将“染濡”作为单义项词了。我们先看如下书证:

宋李流谦《无为长老月公塔铭》: 平日执巾盂操杖屦(一作锡),旦暮乎其侧,微言密旨,得于耳目之所染濡,去而闻于时者尚多有之,今无为山无为禅院主持僧道,盖其一也。

明宋濂《郭烈妇传》: 今观石氏操行,皎如白日,可谓难能者矣!虽其染濡家训,亦天性然也,称其烈妇不亦宜哉!

上述二书证中“染濡”皆有“熏陶、影响”义,且分明是“耳濡目染”的流变形态。

“濡染”当然是“耳濡目染”的流变形态,唐宋以后用例甚多,《汉语大词典》列两个义项是正确的。

三是换字流变形态。这既包括调字(如“和蔼可亲”可以有“蔼然可亲”“和蔼可掬”等),也包括减字(如“井中心史”可以有“井中史”“井中函”等),还包括增字(如“化腐为奇”可以有“臭腐化神奇”“化陈腐为神奇”等)。

“和蔼可亲”这个成语比较晚出,明代始有“蔼然可亲”,清代才有“和蔼可亲”的定型成语,但使用频率很高。《汉语大词典》第一版收“蔼然”“蔼如”“蔼蔼”,解释“蔼然”为“温和、和善貌”,“蔼如”为“和气可亲貌”,“蔼蔼”为“④温和貌;和气貌”。其关键字“蔼”,《说文》: “蔼,臣尽力之美。”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 “蔼,言之美也,故曰‘仁义之人,其言蔼如。蔼如,单辞形况字。”可见“如”“然”为语助。《诗·大雅·卷阿》“郑笺”有两段文字值得体味: “王之朝多善士蔼蔼然,君子在上位者率化之,使之亲爱天子,奉职尽力”,“善士亲爱庶人,谓无扰之,令不失职”。这里的“善士”“亲爱”,既充分表现了君、臣、民之间的温和、亲善关系,又似乎可以认为是“和蔼可亲”产生的隐性源头,愚在《成语引源问题说略》中称为“意形源”。“和蔼”,《汉语大词典》释为“性情温和,态度可亲”,引清人黄钧宰书证,其实早在宋元时代就有不少“雏形”书例,这不能不认为是一个疏漏。

四是序换流变形态。这是指成语典故组成成分的次序前后调换,如“博大精深”→“精深博大”,“大器晚成”→“晚成大器”,“风和日丽”→“日丽风和”,“韩寿偷香”→“偷香韩寿”,“赤壁鏖兵”→“鏖兵赤壁”等。初看换序流变形态的典故成语似乎比较简单,在表情达意上似乎没有多少差异,其实不然,后文将对此专加阐发,这里先举个例子略加释说。

意义上的整体性和结构上的凝固性,是成语典故的固有特点。但是从汉语发展史来看,成语典故在意义和结构上都具有天然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如“励精图治”这个成语,原本作“励精为治”:

《汉书·魏相传》: 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练群臣,核名实,而(魏)相总领众职,甚称上意。

“励精图治”大概到宋以后才定型。我们的先人在语言交际的历史长河中,运用换字法使其流变形态丰富多彩,如“励精为政”“励精为理”“励精思政”“厉精为治”“励精求治”等许多流变形态,显示了汉语无与伦比之魅力。但是人们却疏忽了先人用换序

方法构成的流变形态——“图治励精”,据我们所知,现行的有影响的大型成语典故词典,在“励精图治”下多未收列其重要的流变形态“图治励精”,这不能不令人遗憾!且“图治励精”使用频率又颇高,明清时期尤为显著,兹录如下:

明郑真《送凤阳行大都督府佥事胡公朝京序》: 洪武十三年之春,圣天子图治励精,更官定制,建五大都督府,以统治军民。

清《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 太宗弘业……仁恩洋溢,罢工停工以苏民力;立纲陈纪,利兴弊革;成宪周详,有典有则;图治励精,忧劳日昃。

在这里之所以将“励精图治”换序为“图治励精”,因为都是述说圣主为政的,所以重点必在“图治”,“图治”置先是最为妥实了。

五是配偶流变形态。这是指两个典故成语因其意蕴具有相通的一致性,便“喜结良缘”为一个典故成语形态,且表情达意更为深刻。如“以管窥天”和“以蠡测海”,配偶为“管窥蠡测”;“井底之蛙”和“瓮中醯鸡”,搭配成“井蛙醯鸡”。“井蛙醯鸡”这个典故成语比较生僻,见于宋张君房《云笈七籤》: “吾向来井蛙醯鸡哉,乃唯唯而退。”另如“魏颗结草”和“杨雀衔环”,结缘成“结草衔环”;“映雪囊萤”,则是由“孙康映雪”和“车胤聚萤”结偶而成;“悬梁刺股”,乃是“孙敬悬梁”和“引锥刺股”联袂而配的。

这里我们阐述一下“濯缨洗耳”和“洗耳濯缨”,“濯缨”和“洗耳”都是用来描绘高风亮节的。“濯缨”本作“沧浪濯缨”,源于《楚辞·渔父》和《孟子·离娄上》: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有孺子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孔子曰: “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屈原被放逐行吟泽畔,巧遇渔父,述说了自己不容于世的怨愤,并要坚守自己的清白节操,而隐者渔父则认为可以与世容混,不必如此深思高举。后来常用此典故成语表示志行高洁,也有用来表示从尘世隐退,更有反其意而用之以示混同世俗而随波逐流。孟子这段文字,或杂用之,或引申出诸多典故。

“沧浪濯缨”使用频率特别高,流變形态也异常多。尤其是与“许由洗耳”结合后,有“洗耳濯缨”和“濯缨洗耳”两种流变形态。遗憾的是这两个流变形态的典故成语,《汉语大词典》与各大中型典故成语词典多未收立,不能不认为是一个严重的疏漏。

且看“濯缨洗耳”的书例:

《魏书·刘献之传》: 观屈原《离骚》之作,自是狂人,死其宜矣,何足惜也!吾常谓濯缨洗耳,有异人之迹;哺糟歠醨,有同物之志。

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十二,《双泉》诗: 长剑并弹霸气豪,白虹半折秋云高。濯缨洗耳更何处,世人回看轻鸿毛。(河南府志)

从书例中可以看出,虽然各人从自己的心境和处世之道出发,用意不同,但是“濯缨洗耳”作为一个典故成语的资格,是绝对不容置疑的,各种辞书应该予以收立。流变形态所显示出来的丰富多彩的表情达意的语言活力,更启示我们要深入探究典故成语流变形态那种简洁、生动、丰富、含蓄的生命活力。

三、 说正确使用

典故和成语的源头与流变千姿百态,如果不谙熟其意蕴和千变万化的流变形态,就会出错。

我们认为要正确地运用典故和成语,除了要深入探究其源流演变及其产生的意蕴上的同一性、差别性外,有几点要特别注意:

一是要探究每个成语和典故源流演变中每一字的含义。比如“博古通今”,有多部颇有影响的成语词典,释“博”为“广博。知道得多”,其实是大错,“博古”与“通今”相对为文,“通”是动词,“博”怎么能是形容词呢?显然词性不对,“博”与“通”一样也是动词,似乎可以说是同义词,都有“通、通晓”的意思。《说文·十部》: “博,大,通也。”《广雅·铎部》: “博,广也,大也,通也。”“博”为“通,通晓义”的书证俯拾皆是,如: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楚庄王第一》: 然则《春秋》义之大者也,得一端而博达之。

汉王充《论衡·效力篇》: 夫壮士力多者,扛鼎揭旗;儒生力多者,博达疏通。

《春秋繁露》的“博达”就是“通晓洞达”,《论衡》的“博达疏通”四个字基本就是同义词。我们在运用典故和成语时,必须深入理解每一字的含义。但是,我们也要特别注意,有的成语和典故的流变形态只换了一个字,而这个字与原字既有相通的共同性又有细微的区别性,这时就得细心了。如“井井有条”的变式“井井有方”和“井井有法”,“方”与“法”都有“常规,办法;法度,准则”的意思,“井井有方”偏重在“常规,办法”,比如说“她真是个贤内助,治家井井有方”。若换成“井井有法”就不妥了;“井井有法”偏重在“法度,准则”,比如说“老李在检察院对众多复杂的案子,总是深入调查、分门别类,处理得井井有法”。

二是成语和典故及其流变形态,其含义一般有褒、有贬、有中性的,有源头本义,有流变异义等,所以,在运用典故和成语时要倍加留意,慎之又慎,正如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中说: “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他又说: “凡为文章,犹人乘骥骐,当以衔勒制之,勿使流乱轨躅,放意填坑岸也。”为文是绝不能任性随便的。“梅妻鹤子”是人们谙熟的成语典故,林逋的“梅妻鹤子”事迹在各大辞书中都有收列,但是有学者却说林逋是“有妻子和小孩的”,忽视了这个“表示孤身隐居生活和清高”的成语典故。

三是成语和典故的含义及其结构形式一般地说都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凝固性,但是在历史长河中也有其可调整的灵活性,然而必须严格遵守规范原则。比如“门墙桃李”就是一个多义项、多形态的成语典故,它既可以指所栽培的门生或所汲引的后学,也可以用来尊称别人所培养出的学生。其流变形态有“桃李门墙”“桃李之门”“桃李盈门”“满门桃李”“满城桃李”“桃李满天下”等,但是其含义都有差异,必须细心辨别,免得在运用时出纰漏。“门墙桃李”可以换序为“桃李门墙”,其含义没有什么变化。可有的成语典故,如果一换序,其变化就大了,含义完全不同了。如“老马识途”语本《韩非子·说林上》,可以换序为“识途老马”。但从结构看,“老马识途”是主谓结构,属谓词性的,而“识途老马”是偏正结构,属名词性的,这个成语的结构变了,其含义也有质的区别,“老马识途”是喻指富有阅历经验的人熟识情况,而“识途老马”则是喻指富有阅历、经验丰富的人。我们不能将其混淆。

四是多义项的成语典故,从不同视角凸显成语典故丰富多彩的意蕴。我们在运用这些成语典故时要选择最恰当的置于最适宜的语境中,显示成语典故表情达意的生命活力。比如“涸辙之鲋”,语本《庄子·外物》,多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但是,从多个流变形态和众多的书例中仔细辨析,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多义项的成语典故,它有三个意义系统: 一是原义,指鱼处于(涸)困境中急待(用水)救援,如宋苏轼《乞开西湖状》: “若一旦堙塞,使蛟龙鱼龟,同为涸辙之鲋。”二是喻指处于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这里又一分为三: ① 喻指困于虐政的民众急待救援。清端木埰《齐天乐·送蓉生出令栾阳》词: “拭目看君此去,殷勤诉与: 有涸辙赪鲂,共思苦雨。几辈纷纭,可怜民莫(瘼)向谁诉。”② 喻指困于饥荒的人民急待援救。《元史·张思明传》: “陕西饥民,犹鲋在涸辙,往复逾月,是索之枯鱼之肆也。”③ 喻指困于疾疫的百姓急待救援。宋虞俦《卧病枕上再用韵》诗: “涸辙穷鳞赖濡沫,未宜曷月咏归哉。”三是比喻人正处于困厄境遇中急待救援。明孙继皋《答叶相公台山》: “某不肖,辟于败辕之犊、涸辙之鲋,已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同一个典源可以有多个流变形态,也可以生发多个义项(当然,这并非指语文词典的义项),供我们挑选使用。这就深刻说明,我们在运用成语典故时,不管是“正用”“暗用”“反用”,还是“拆用”“化用”“套用”,都必须慎之又慎,不仅要看到成语典故的表层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要透过表层意义而深入理解其深层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从典故成语的历史流变中体味到汉语的博大精深!

典故和成语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深入探究其在产生、流变中所表现出来的表情达意的生命力,应该正确地理解、规范地使用典故和成语。正如季羡林先生(2000)所说: “它们能把几百年前的、上千年前的、几千年前的语言或者动人的故事,保留下来,一直保留到今天,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在老百姓口中,重新焕发了青春,保住了活力,从而丰富了我们语言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陳汝法.成语引源问题说略.辞书研究,1981(4).

2. 陈子展.楚辞直解.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3. 方福仁选编.多形式典故词典.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4.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成语大辞典.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5. 杭州大学中文系《古书典故辞典》编写组.古书典故辞典.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6. 何华连.成语理论研究与成语辞书编纂质量的关系.辞书研究,1994(6).

7. 季羡林.成语和典故.知识,2000(2).

8. 刘洁修.成语源流大词典.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9. 卢卓群.成语研究和成语词典的编纂.辞书研究,1996(2).

10. 倪元宝,姚乃慈.成语九章.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11. 石尚彬.论古典诗词中典故的运用.黔南民族师院学报,2005(4).

12. 王桂兰.中华成语大辞典.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13.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 中华书局,1984.

14. 王吉辉.典故与成语.汉语学习,1997(2).

15.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 中华书局,1980.

16. 吴直雄.语海之中家族多,区别融通应探索.南昌大学学报,2003(6).

17. 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8. 周振甫译注.文心雕龙选译.北京: 中华书局,1980.

(临海市望天台34号浙江317000)

(责任编辑李潇潇)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99341.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