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帅奇
摘 要:德育教育有利于帮助高职学生成人、成才,有利于高职学生成为更好的人,也是培养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所以高职院校要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创设良好的德育教育开展氛围,进而提高其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根据自身相关从业经验并结合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就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高职德育教育新模式的构建展开了相关的探讨,望能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 德育教育模式 校园文化建设 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2(c)-0093-02
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而且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正确引导大学生发展,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而德育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发展有利于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成人、成才。高职院校要重视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教育新模式的构建,将德育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以“德育教育”为重要目标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1 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意义
1.1 发挥导向作用
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德育教育新模式的构建,有利于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导向功能。一般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德育教育是最为关键的部分,校园文化中很多种文化成分都和德育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有利于德育功能的发展,有利于德育功能更有价值,而德育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丰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让校园文化更具内涵。
1.2 发挥规范行为的作用
高职院校的校园规章制度有利于校园的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有也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学校的规章制度并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思想自由而建立的,校园规章制度及德育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发展。
1.3 有利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
知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在教育中熏陶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某种思想和的深层次认识对一个人内心有触动,则这个人会对思想有非常全面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德育教育功能,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让学生有着更为积极、健康的思想,让其对生活、学校以家庭充满热爱之情。陶冶学生的情操是深层次、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德育教育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要重视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高职德育教育新模式构建,提高德育教育水平。
1.4 有利于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指明方向
将德育教育有效融入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有利于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促进学校的发展进步。院校要重视德育教育工作,牢牢把握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改变过去较为落后的教学方式,突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不断地向我国先进文化靠近,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传播。
2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高职德育教育模式构建
2.1 要重视以德育教育为目标,明确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较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在兼具共性的同时,又不失院校特色。高职院校在强调校园文化建设时,应该体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统一的特点,要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将其融入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让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更多的体现职业风格、职业道德素质、职业精神以及职业规范,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大学生。
首先,要以德育教育为重要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更多的体现职业精神。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和其职业生活是緊密相连的,而且根据职业性质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重视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建设校园精神文化,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其次,高职院校要在校园物质文化方面塑造职业风格。物质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外在形式,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学校发展实际情况,强调校园文化的职业风格,在校园建设过程中在强调美观、特色、舒适的同时,突出校园的职业风格。
再次,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还要突出表现职员院校的职业规范性。一般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会蕴含在学校的规章管理制度中,学校的制度文化借助具体的条文规范引导、评价以及强制功能,校园制度文化的发展对学校的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高职院校可以制定引导性强、操作简单、全面综合以及突出人文特色的规章管理制度,引导学校学生的实训、社会实践以及学习生活等,促进学生的职业规范意识的提高。
最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着重体现职业素养。由于行为文化是高职院校学生学风、校风等的外在表现形式,其体现在高职院校师生的活动开展、教学工作等方面,所以要重视推进各种形式的行为养成活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并且通过和企业合作展开技能竞赛、企业实训以及实习等以不断规范学生的职业行为,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
2.2 重视以德育教育为目标,明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原则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综合性非常强的实践工作,所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从学校发展的实际出发,并坚持环境育人和文化熏陶人的观念,明确高职学校的校园文化价值追求以及功能性,并重视校园文化的可实现性,所以,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综合性观点,要统筹安排,积极引导全员参与,并分步实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坚持以学校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明確校园文化是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学生为主体的重要原则,根据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展开凸显学生特点、学校特色、职业特色、引导学生发展的高职学校文化建设,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要坚持多样性原则。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重视促进校园文化从形式到内容都与时俱进地发展,促进校园文化多样化发展,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区域、不同企业的对人才职业素养和人文素质的需求,要形成全校学生、职业和文化相互促进、充满活力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最后,要坚持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凸显整体性原则,要重视表现校园的职业之美、整体之美、层次之美、细节之美以及和谐之美等,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综合规划、科学合理地设置并强调多种文化的兼容并蓄,要体现包容性,进而促进高职学校校园文化的协调、可持续性发展。
2.3 要重视坚持德育为目标,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基础上的高职德育教育新模式的构建要明确校园文化的定位,要明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本科校园文化建设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有的特色,所以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体现高职院校的特色。坚持以德育为目标,促进高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 要重视硬件条件的改善
学校的校园环境及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程度上会体现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为导向,让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在校园基础环境建设中。比如学校的建筑楼宇、标识牌等都要体现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校园的布局上、建筑设施等方面,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体现校园文化及创新意识,由于品牌和创新是组织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高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引导学生形成好的创新意识和品牌知识。其次是校园教学实践、实训设备要满足各个专业学生学习的需求,并且要与时俱进地更新相关设备设施,让高职院校校园组织文化成为满足基于教学过程管理的创造的物质条件。然后要重视教学实训基地和教学实验设备的管理,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工学结合以及校企合作等模式,所以学校的实训基地和教学实验设施要尽可能地模仿企业的管理模式,尽可能地缩小学生和职员的过渡时间,进而为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3.2 要重视塑造校园人文环境
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打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校园环境,要重视强调有纪律、积极向上的良好校风。高职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展开以培养职业精神为目的研讨、征文活动,可以借助实践实习模拟活动让学生提前体验职业氛围、感受职业精神,学校还要重视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了解职业精神及作为职业人需要具备的素质,进而有意识地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2.3.3 要重视制度文化建设
好的品质的形成需要环境的烘托、学校校风的正确引导,还需要规范的规章管理制度的约束。高职学校的生源质量相对不如本科院校的学生,学生素质水平不一,要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强调制度文化建设以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建设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材。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优秀高职院校或本科院校的管理制度,吸收企业管理制度的先进之处,建立健全校园管理制度,以引导学生发展。
3 结语
总之,要重视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高职德育教育新模式的探究,在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德育教育的发展,并以德育教育为目标,明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原则及方式,以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宋晶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环境的营造[J].科学中国人,2016(27):183.
[2] 周冠祥.论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J].新校园,2015(11):176.
[3] 郑锋,徐飞跃.基于校园文化建设视角下的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64-65.
[4] 陈娟.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高职德育教育新模式构建策略[J].科教文汇,2018,426(6):103-104.
[5] 刘丽萍.基于“人本主义”模式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研究[J].青春岁月,2014(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