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是怎么发愤写史记的(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内心历程) 时间:2023-12-13 12:19:47 由admin 分享 复制全文 下载本文 admin2023-12-13 12:19:47 复制全文 下载全文 1. 司马迁的背景和家庭 司马迁出生在西汉时期末年,是西汉代表性学者司马相如的后代。司马迁的父亲司马穰苴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因此,司马迁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学术氛围的熏陶。 2. 《史记》的创作背景 司马迁创作《史记》的时代背景是西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历史的记录也千丝万缕。这也是司马迁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史学大师的原因。 3. 司马迁初出茅庐 司马迁初出茅庐时,年仅十五岁,就开始追随刘向、班固等学者研究历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写作技巧。 4. 家国大义的呼唤 在司马迁创作《史记》的过程中,他深深感受到了“家国大义”的呼唤。他认为作为一位学者,自己应该把握历史的真相,无愧于天地。同时,他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国家的危机,认为只有靠史学来“挽救”这个陷入困境的大汉。 5. 求学背景的影响 司马迁曾经求学于当时的著名历史学家和书法家李斯,受到了他的影响,深受启发。这也是他后来对《史记》的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之一。 6. 辛苦的整理和修改之路 司马迁创作《史记》的过程艰辛异常,他不断的整理、修改、打磨自己的笔记和书稿,许多次奔波于各地收集史料和寻访目击者;从未停下自己的步伐。 7. 顽强不屈、克服重重困难 在创作《史记》的过程中,司马迁曾经遭受过很多的屈辱和打击,先是被贬为庶民,后来又被贬为奴隶,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在经历了种种罢黜之后,司马迁仍然以虔诚的心态刻苦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部巨作。 8. 坚守信念的勇气和毅力 司马迁在创作《史记》的过程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始终秉承着客观公正的原则。纵使曾经遭遇过很多的屈辱和打击,但他依旧坚信只有通过真实、准确的历史记录才能让后人明辨是非、防止历史的重复。 9. 《史记》的影响和意义 司马迁的创作《史记》对中国史学的发展和历史的记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记》是中国史上第一部通史,它编制了二十一史的内容,并在史学理论、方法、体例、史料处理、机构编排等方面有所创新和革新。今天,《史记》已经成为中国史学的经典之作和世界史学的珍品。 10. 司马迁的嘱托与敬意 司马迁曾经在《史记》的前言中写道:“志者道之所在也,可以无声而有响也。”他饱含敬意地嘱咐那些来后之人要“以此志发愤,思其源,察其流,溯其本,而上其干,视之眈眈,听之哀哀,而后与之言也。” 他的这份嘱托,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追求的,以志存道,不居功自傲,兢兢业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 复制全文下载全文 复制全文下载全文